這是整個繼承流程的第一步。親人過世後,請帶著相關文件到戶政事務所辦理 死亡登記。辦理完成後,會拿到一份「除戶戶籍謄本」(也稱除戶證明),這是日後辦理所有繼承手續的重要文件,請務必妥善保管。
在申報遺產稅前,需要先掌握清楚被繼承人(往生者)名下有哪些財產。你可以向國稅局申請查詢被繼承人的財產、所得、金融資產及贈與紀錄。這份清單能讓你全面了解遺產狀況,也是後續計算遺產稅的重要依據。
這個步驟並非每個人都必須。當你擔心繼承的債務多於資產時,建議要特別留意:
請在被繼承人死亡日起 6 個月內 向國稅局申報遺產稅。如果時間不夠,可以申請延長 3 個月。如果逾期未申報,除了會被加收罰款,還會產生滯納金。
如果被繼承人還有配偶在世,配偶可以考慮行使「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妥善運用這項權利,可以有效降低遺產稅的負擔。更多財富傳承規劃策略請參考專文。
在辦理不動產繼承過戶前,請先到地方稅捐稽徵機關查詢被繼承人的房屋稅及地價稅是否有欠繳。如果沒有繳清,後續的地政登記可能會受阻。
繼承不動產後,如果你符合「自用住宅」的條件,別忘了向稅捐機關申請特別稅率,可以大幅省下每年的地價稅!
如果後續需要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且所有繼承人都同意共同辦理,可能需要所有繼承人的印鑑證明。這個步驟可以先備齊,以加速後續流程。
備齊所有文件後,請前往不動產所在地的地政事務所辦理 繼承登記。完成後,不動產的所有權才會正式轉移到繼承人名下。
死亡日起 6 個月內(可延長最多 3 個月)。
雖然法律沒有強制多久內要辦完,但為了避免額外罰款,建議同樣在 6 個月內 完成。
如果逾期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每延遲一個月,會被加收一倍的登記費用罰鍰,最高可達 20 倍。雖然逾期還是可以辦,但不僅不划算,還可能被國稅局特別關切。
你可以選擇自己辦理繼承,法律並沒有強制規定要委託專業人士。
然而,繼承程序涉及的細節與眉角非常多,如果自己辦理,可能面臨:
• 文件準備不齊全,需要頻繁往返各機關。
• 稅務規劃不當,白白多繳了遺產稅。
• 不清楚債務狀況,不小心繼承到負債。
• 不動產過戶出錯,日後產生糾紛。
委託專業的律師與地政士(代書)協助,可以幫你省去許多時間與心力,更重要的是,能確保整個流程合法、正確,讓你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安心將繼承事宜處理好。
如果您對繼承流程還有疑問,或希望獲得更專業的協助,歡迎與我們聯繫。
我們提供:
不管您在台灣哪個縣市,都能放心地將繼承事宜交給我們。
想更安心地完成繼承嗎?立即加入我們的 LINE,讓專業團隊為你整理資料、申報稅務,並安排所有地政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