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父母留下的房產或土地,卻發現兄弟姊妹意見不合,有人失聯、有人不願意賣,讓遺產變成一筆「看得見、卻動不了」的資產?
其實,這些問題都能透過 遺產分割 來解決。
遺產分割是一種法律程序,能將大家「共同擁有」的遺產,轉換成每個人「獨立擁有」的部分。這樣一來,不但能避免家族紛爭,還能保障你自己的財產權益。
這篇文章將帶你完整了解:
讓你在面對這些狀況時,能夠有備無患,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當家人過世後,留下來的房地產等遺產,在法律上會進入一種特殊的「公同共有」狀態。簡單來說,就是 所有繼承人都共同擁有這份遺產,但沒有人可以單獨處分它。
遺產分割 的目的,就是為了終止這種共有關係,讓每個繼承人都能取得自己那一份的獨立產權,日後可以自由買賣、處分,不再受限於其他人的同意。
處理遺產分割主要有三種方式,建議你依序考量,從最簡單的方式開始著手。
如果沒有遺囑,所有繼承人也可以坐下來,共同協議一份遺產分配方案。只要大家都有共識,可以簽署一份「遺產分割協議書」,或直接向鄉鎮市公所申請調解。
調解的好處是,如果調解成立並簽署調解書,這份調解書就跟法院判決一樣具有 強制力,日後若有人反悔,可以直接聲請法院強制執行。
小提醒: 協議分割必須所有繼承人都在場且同意,只要有人缺席或不同意,這個方式就無法成立。
當協議無效,只要其中 任何一位 繼承人,就可以向法院提起 遺產分割訴訟。
法院會根據繼承人的權利與遺產狀況,決定如何分割。常見的分割方式有:
法院會怎麼判? 法官通常會綜合考量房產的地段、價值,以及是否具有紀念意義等因素,來決定最公平的分割方式。
在提起訴訟前,必須先完成遺產的 公同共有 登記,否則法院會直接駁回你的告訴。
只要你是繼承人之一,就能向法院遞狀。
依據遺產的總價值,繳交法律規定的訴訟費用。
法院通常會先安排一次調解,如果大家能達成協議,就可以更快結束訴訟。
如果調解失敗,案件就會進入正式審理程序。法官會勘查不動產、聽取雙方說法,並做出判決。
如果你對判決結果不服,仍可以提出上訴。
訴訟時間因案件複雜度而異:
約 半年到 1 年。
涉及爭議多或不動產難以分割的案件,可能長達 2 到 5 年甚至更久。
最快的方法: 如果能在法院的調解階段達成和解,訴訟時間會大幅縮短,也更能掌握最終的結果。
打官司的花費主要包含三部分:
費用會因案件複雜度而定,律師協助你準備書狀、收集證據和出庭應對。
根據遺產的總價值來計算,價值越高,裁判費越高。你可以使用司法院的 裁判費計算機,預先估算費用。
還可能產生測量費、不動產估價費等費用。
如果你對複雜的法律程序感到頭疼,或擔心自己處理會引發更多家庭衝突,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我們團隊提供:
別再讓遺產問題卡住你的人生,點擊下方的 LINE 按鈕,讓我們幫你一步一步解決,找回生活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