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共有物怎麼做?律師教你正確做法與注意事項!

發布日期:2025年10月1日
作者:蕭育涵律師(台大法學碩士、知名跨國企業訴訟代理人)

繼承爸媽留下的房產,卻和兄弟姊妹意見不合?和朋友合資買地,日後規劃卻出現分歧?

繼承爸媽留下的房產,卻和兄弟姊妹意見不合?和朋友合資買地,日後規劃卻出現分歧?

這些問題都與「分割共有物」有關。當多個人共同擁有一筆財產(例如土地、房屋),卻無法達成共識時,就需要透過法律程序來解決。

本文將透過實際案例,一步步解析什麼是「分割共有物」,以及如何合法、有效地解決這些難題,讓你不再因為共有產權而煩惱。若是繼承遺產導致的共有問題,也適用相同處理原則。

什麼是共有物?

根據《民法》第817條規定,當一項財產(如土地、房屋)由好幾個人共同擁有時,就稱為「共有」。

分別共有

如果每個人擁有的比例明確(例如三人各持有三分之一),這就是「分別共有」。

公同共有

如果沒有明確劃分比例,例如繼承人共同繼承房產,就是「公同共有」。

⚠️ 請注意

即使是共有,你也不能隨意處分整個財產。你只能處理自己擁有的那一份,否則就是違法!

分割共有物的兩種常見方式

1. 協議分割(最推薦,也最省錢)

這是指所有共有人坐下來,互相協商後,決定如何分割財產。常見的協議方式有:

• 平均切割土地

將土地分塊,每個人拿走一塊。

• 一人取得,並給予補償金

由其中一人擁有整筆財產,再付錢給其他人。

• 有人繼續住,付房價給其他人

由實際居住者取得房產,並支付房款給其他共有人。

💡 小提醒

建議請律師協助撰寫書面協議並辦理公證,避免未來有人反悔。

2. 裁判分割(當協議不成時的備案)

如果共有人意見不合,任何一人都可以向法院聲請「分割共有物訴訟」。法院會根據財產狀況,做出以下裁定:

• 原物分配

如果財產能分割(例如土地),法官會直接分配給每個人。

• 原物分配 + 補償金

如果其中一人多拿,必須付錢補償給其他人。

• 變價分割

如果財產無法分割(例如一整棟房子),法院通常會裁定拍賣,再按比例分配賣出的價金。

你遇到的是哪一種共有物情境?

1. 兄弟姊妹共同繼承房產,是否要賣談不攏?

爸媽留下的土地或老宅,因繼承而處於「公同共有」狀態。有人想賣掉換現金,有人想保留自住,雙方僵持不下。

2. 合資購地或買房,日後規劃出現分歧?

朋友或親戚一起集資買地,但日後有人想蓋房、有人想賣地,導致無法達成共識。

3. 夫妻共同持有房屋,離婚後無法協商產權歸屬?

夫妻離婚後,無法協議共同持有房屋的產權該如何分配。

不動產律師如何協助分割共有物?

當你遇到共有物糾紛時,專業律師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 審閱產權與稅務

協助評估共有物的法律狀態與稅務結構。

• 撰擬協議書

協助你和共有人協調,並擬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協議。

• 提起訴訟

如果協議不成,可以代理你向法院聲請變價分割或原物分割。

• 協助後續流程

我們提供律師、地政士與公證人的一站式服務,協助你完成後續的公證與產權登記。

分割共有物的關鍵注意事項

1. 產權變動與登記

分割完成後,請務必立即到地政機關辦理產權登記,避免日後被認定為無效協議,或產生額外的稅務問題。

2. 稅務問題

分割共有物可能會產生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與所得稅。建議在分割前,先請專業律師或會計師協助評估,才能達到節稅效果。

3. 情緒與關係處理

分割共有物不只是處理財產,更是處理家族關係。建議全程保持透明、平等的態度,並透過第三方協商,減少對立與衝突。

結語:為何要分割?共有不分割的風險

與其花時間爭吵,不如盡早規劃。讓「共有」變「單獨」,彼此更自由。

長期不分割的風險包括:

• 資產無法處分:無法賣房、無法貸款、無法重建。

• 意見不合就卡住:任何修繕、納稅都需要全體同意,容易陷入僵局。

• 繼承人越來越多:時間一久,共有人可能從4人變成12人,處理起來更困難。

如果你不知道該不該賣,或如何開始談判,歡迎聯絡我們。我們是不動產與繼承專業團隊,已協助數百位客戶順利完成共有物分割,避免漫長官司與家人反目。

想知道如何分割共有物?

立即加入我們的LINE,我們提供15分鐘免費評估,協助你判斷風險與方向,找到最適合你的解決方案。

面臨共有物分割困擾?

專業律師團隊提供15分鐘免費諮詢,協助您評估最適合的分割方案

LINE 立即免費諮詢共有物分割
LINE 免費諮詢